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

皇上也怕忠臣?这三种忠臣皇帝不得不防 环球新要闻

2023-04-01 12:46:25

来源: 戏说三国


【资料图】

说到古代的忠奸之辨,常人都想着无论是对国家社稷还是对当朝皇帝而言,忠臣的作用总是好过奸臣的,那么为什么往往皇帝喜欢亲近奸臣而对忠臣百般地方呢,有以下三种忠臣,皇帝是不得不防:

一是沽名钓誉的忠臣。这种类型的忠臣日常行事往往将自身名节放在第一位,这类人仅仅忠于自己的信念,其余一切都不足惧。举个例子,北宋名臣王安石在登上宰相之位后就曾经放出豪言:天变不足畏,祖宗不足法,人言不足恤,意思就是天上气象的变化无需畏惧,老一辈立下的规矩也不一定要去效法,其他人的言论更不需要放在心上,在古代“天地君亲师”礼法下,王安石的话算是狂到没边了。在宰相任上,王安石强硬推进变法,引起了宋神宗、宗哲宗的疑心,先后三起三落,最终因郁病逝于乡野之间。

二是狂妄自大的忠臣。古代君臣间讲究“君君臣臣”,也就是作为臣子首先应将君王放在第一位,而往往表现出“君为轻”的忠臣往往难以获得皇帝信任。唐太宗李世民与魏徵的故事大家肯定不会陌生,一个肯纳谏,一个敢直言,千年以来一直被作为忠言逆耳的佳话广为流传。可是鲜为人知的是,魏徵曾经是李渊嫡长子李建成的家臣。

玄武门之变后,李世民曾经问过魏徵:你曾经是隐太子(指李建成)的谋士,他现在死了,而你却还活着,你到底忠还是不忠?

魏徵答道:当初如果隐太子李建成要是肯听我的,今天做的皇上就不是你了,我是忠于社稷百姓不是忠于你。

李世民立志要做千古名君,不愿因斩杀魏徵玷污羽毛。魏徵死后,李世民终于有了出气的机会,先是解除了衡山公主与魏徵长子魏叔玉的婚约,后又推倒了魏徵的墓碑。

三是心有城府的忠臣。这种心有城府的忠臣,往往胸有大志,且能忍常人所不能忍。以新朝皇帝王莽为例,王莽作为汉臣的时,为人洁身自好,朝野间口碑极佳,甚至曾因为儿子犯下小错,先后两次大义灭亲,震惊朝野,当时上到皇帝、太后下到平民百姓都认为王莽这是大忠臣,太后甚至直接下诏表彰,结果这个大忠臣以篡位终结。当时有言:周公恐惧流言日,王莽谦恭未篡时。

工作中你也许能看到,单位里有些人特别滑头,偏偏领导就喜欢他,而不喜欢你这样所谓忠心耿耿的员工,看了以上同时您可能会找到正确答案答案。

关键词:

最新新闻
回顶部